在聚宝厅内,陶隆挺着富态的肚子坐在主位上。
他令下人为沈愈斟上香茗,脸上堆满了笑容。
“沈主簿,您可是稀客,能大驾光临,真是让鄙府蓬荜生辉啊!”
沈愈端起茶杯,用杯盖轻撇茶沫。
“陶公,我今日前来,实不相瞒是有一事相求,或者说,是有一桩共赢的买卖想与你商议。”
陶隆眼珠一转,心中便起了提防。
但是面上却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沈主簿但说无妨,只要小人能办到的一定尽力。”
“爽快。其实我想向陶公借点粮。”
陶隆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沈主簿,您这不是为难我吗?实不相瞒,我的米铺表面上做着买卖,实则仓廪空虚!哪里还有余粮外借啊!”
他还喊人取来了账本给沈愈看,自证清白。
沈愈轻抚腰间药囊,冷笑了一声。
“陶公别急,我向你借粮并非会让你亏损,还能名利双收!”
“哦?愿闻其详。”陶隆虽然不信,但还是被利所吸引。
“以市价借粮给将军府,将军府不仅会立下字据,并且承诺,在到期后除了归还本金,还会按市面最高的利息支付给你。”
“如此一来,既支援了望北城的军务,能得了好名声,又能实实在在赚取一笔不菲的利息。如此两全其美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陶隆捻着翡翠扳指,心中却开始了其他的盘算。
“沈主簿,只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我只是说如果望北城易主,小人找谁去兑债?”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担心这笔买卖打了水漂。
沈愈早就料到他会有此一问。
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张,在桌面上缓缓展开。
纸上面用写满了细密的文字,还盖着鲜红的官印。
“首先,这张叫做米债,是以将军府的名义发行,是岳将军跟你借粮的正式凭证。”
陶隆眯起眼睛想看清上面的小字,却发现条款繁复,远非寻常借条可比。
“米债?沈主簿,岳将军向我借粮,打个借条也就是了,何须如此繁文缛节?”
沈愈扬起心头,给陶隆继续挖坑:“繁文缛节对你我双方最好的保障。白纸黑字,将军府的官印在此,难道陶公还不放心?”
“至于兑换,陶公应当知晓,岳氏宗族在王都有百年祖宅,宅里有鄘王的封赏不计其数,即便望北城易主,岳家人也会用仓库里的金银还你的粮。”
陶隆讪讪一笑,并未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