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稳定。”
“人们有了固定收入来源自然不会。”
“我们的百姓其实是最容易满足的群体,只要有饭可食,就绝不会轻易滋生事端。”
“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明白这点道理,”
“甚至吝啬到不愿意给予一顿食物。”
“导致这些无奈之民被迫。”
“所以我们万万不能做这种让人寒心的事!”
朱棣听完朱允烨的话语,心中对其深表赞同!
朱允烨之所以肯向朱棣吐露这番心声,是因为他察觉到,面前的这位四叔,和其他王子截然不同,是一个极具才华之人。
并且从以往的表现来看,对方始终未曾显露任何野心。
后世那位被称为明成祖的人,说到底也不过是因为被自己的侄子逼入绝境而有所作为,否则或许只是一个无甚威胁之人罢了。
朱允烨对此有着十足的把握:只要自己能够制住朱棣,朱棣非但不会生出异动,甚至还将成为自己极佳的助力。
基于此,他对朱棣也显得格外诚恳。
踏入行宫之后,早已接到锦衣卫通知的朱元璋满面春风地迎了出来。
朱棣看到父亲的身影时,不禁感慨万千——自母亲与兄长去世以后,他已经很久未曾见到父亲这般开怀了,甚至连本已斑白的发丝似乎也逐渐变得乌黑起来,宛若重返青春。
“孙儿拜见皇爷爷。”
朱允烨的一句招呼,把还在出神的朱棣唤回现实,朱棣连忙俯身叩拜:“儿臣参见父皇。”
“好好好,快快免礼。”
看着眼前的父子俩,朱元璋心情大悦:“咱原以为允烨正忙于京城的政务处理,可能还得过些时日方得一见。”
“想不到竟如此之快便来了。”
听闻这话,朱允烨笑道:“对皇爷承诺过的事,孙儿怎会食言?更何况,四叔这次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咱们家眷团聚一番也是再好不过之事。”
这席话让朱元璋倍感欣慰。
对于他来说,这一生最珍视的便是亲情,年纪渐长更是如此。
如今看到这位孙儿同样重视亲情,心中甚是满意。
“那就走吧,随我进去。”
朱元璋一边一个挽着两位至亲走进行宫。
朱棣的目光掠过行宫内平坦的水泥地面和透亮的玻璃窗,心中默想:“待日后返回北平,也定要建造一座相似的宫殿来居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