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大明王朝建立不过几十年时间,历经多年的战乱洗礼,大量良田荒废。
而大明开国之后,每年又新开垦出许多曾经荒芜的土地。
然而,那些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多半被豪强和大地主们隐瞒不报,以此逃避对朝廷应尽的义务。
这一情况导致国库收入锐减,国家利益受损,反倒让这些人从中获利颇丰!
全面丈量土地正是为了一条鞭法提供助力。
通过对豪强地主及士绅豪族所占有的土地逐一登记造册,要求按规缴纳税收。
如此一来,无论拥有多么广袤的土地,也必须履行相应的财政义务;而对于没有土地的百姓来说,则不再需要为人数多寡缴纳超额税收。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遏制士绅豪强大规模兼并土地,更能够显著减轻普通百姓的生活压力。
毕竟过去土地都被豪强所占据,无地农民却还要被迫交税,生存极其艰难。
长此以往必生祸乱!
当这项大胆改革的消息传遍朝堂,众位官员哗声四起。
大家皆深知这是造福万民的良策,但也同时明白这种变革必然触碰众多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底线。
“太孙殿下啊,这所谓一条鞭法确是一个绝妙思路,”
某位官吏壮着胆子站出来直言,“然而,实际执行过程恐怕困难重重!”
听闻此言,朱允烨眉眼含笑地看向此人:“嗯?既然你觉得困难,不妨说说明确原因何在?”
感受到朱允烨灼灼目光的压力,并且联想到他近段时期的种种作为后,这位勇敢开口之人忽然有些懊悔自己贸然行动。
可事情发展至此,再无退路可走!于是乎,心念大明兴亡的这名官员咬紧牙关回应道:
“太孙之新政虽好,可其中存在一个难以掌控的重要因素!”
朱允炆好奇追问:“什么因素?”
那人深吸一口气答曰:“人性!”
仅仅一字落地,便引得周围同僚齐齐侧目惊讶。
朱允烨微微眯起了眼睛,嘴角勾勒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你说……人性吗?诚然。”
随之语气温润却又铿锵有力:“自古以来凡是对朝廷以及广大民众有益之法令,必会损害那班地主豪强的既有利益,故他们会极尽所能予以阻止。”
停顿片刻续言:“秦汉时期开始,无数明智之策曾出台问世,可惜最终都沦为泡影。
结局便是政府依旧征收到不足赋税,平民依然贫困如初,那群贪婪的地主豪强继续坐享其成占据土地、钱财的同时,还不停蚕食整个帝国的根基。”
稍作喘息补充说道:“所有问题追根溯源,终究是因为人心不可预测。”
说到这里略微加重语气:“往往越是在偏远小地盘,由于人口简单便于管理,这些政令反倒容易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