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确实便利,仅以石料即可烧制,可最大困境在于原料匮乏。
昆山一带为满足水泥烧制需求,甚至连散落之石都搜罗殆尽,依然供不应求。
如要更多石料,唯有进山开采。
然而在这个时代,开采石料只能依靠工匠持锤凿缓慢劳作,即便费尽全力一天所得,竟不足一个时辰的耗用量,致使水泥紧缺严重。
正苦无良策时,一名幕僚提议道,“大人,何不具折问计于太孙?”
杜世泽听罢略蹙眉锋,“询问太孙,太能有何法?”
幕僚轻笑道,“既然是太孙所创水泥,想必必有解决之道。”
闻言,杜世泽心中一亮,自己怎会没想到这一节!既然皇太孙能发明水泥,必然也有破解办法。
于是不再迟疑,当即起草一份奏章,并速派专使奔赴京城呈交朱允烨。
不久,朱允烨便收到杜世泽送来的奏疏,其中提到因石头开采效率低,影响了水泥产量,希望殿下设法提高产量以便江南百姓尽早解除水患。
朱允烨随即想到对策,召来宝源局铁匠,令其打造一根细长铁管。
接着他又让工匠往铁管中填充药剂,并做好密封处理,“初次试验只需填充一半分量就好。”
朱允烨命令道。
很快,铁匠按照他的指示完成操作,在远处引燃试验。
观其炸响效果后,朱允烨略显沉思:这般威力尚不足以达到爆破山石之用。
随即将装填分量加大再次试爆,历经数次调整改进之后,终在一个强劲爆破之中达到了理想中的效果。
一边惊愕于铁管制爆力惊人的工匠一时哑口,朱允烨则满意地点点头,随后问询工匠,“适才装填具体剂量可记住了否?”
仍在震撼中的工匠急忙应声答曰。
“禀报太孙殿下,一切都已记录妥当!”
“很好,立即制作一批铁管,并依照此数填充相应的物品。”
“动作要迅速些!”
工匠们领命告退,
离开之际询问朱允烨道:
“殿下,这奇妙之物可有命名?”
朱允烨略加思索后答道:
“就称其为炸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