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在雨化田等人的护送下,杨士奇便已安全抵达金陵。
雨化田将他领到朱允烨面前汇报:“殿下,杨士奇已经带到。”
放下手中的奏章,朱允烨走到了杨士奇身前道:“先生,我可盼到您了!”
杨士奇抬头望向朱允烨,见其目光诚恳专注,顿时深受感动:“臣本一介草民,承蒙殿下器重,纵使赴汤蹈火,也定效忠无悔!”
朱允烨大笑着回应:“杨先生太过谦虚了,我还指望你帮我治理这大明江山呢。”
话音未落,朱允烨已将他带到桌案旁,拿出一个折子递与他说:“看看这个统计商税的新法子有什么疑问可尽管问我。”
虽说现在的杨士奇智慧和经验不及日后成熟时期,但仍然很快理解其中内容。
一看之下,杨士奇震撼非常:原来这是设立税务院与监察院的大胆构想,完美规避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又能有效避免朝廷波动,堪称划时代的卓越国策!
读毕全文,杨士奇深感钦佩至极:“殿下真乃圣贤之人,令草民五体投地!”
随即,朱允烨说出自己的计划:“我要你前往江南等地,负责协助我在当地推行这政令,并设立相应机构分部,如何?”
听了这些话,杨士奇大吃一惊,从未料想到自己一无官职便被赋予如此重责:“殿下竟然如此看重,实为惊喜之余更有担当之义啊!”
“太孙殿下如此倚重草民,草民纵使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殿下的恩德!”
朱允烨听后,轻轻一笑,缓缓说道:
“既然是这样,那就好好努力,尽心尽力去做吧。”
随后他目光坚定地望向杨士奇,语重心长地道:
“你我君臣携手,共创大明盛世!”
杨士奇听到此言,连忙伏身行礼,慷慨回应:
“草民必定全力以赴,助太孙开创大明的千秋盛业!”
次日早朝时,群臣注意到队伍中多了一位穿着寻常衣物的身影,气定神闲地站立其中,仿佛对在场众人不屑一顾。
众官吏心中满是疑惑,彼此私语询问此人是谁,可一番打听下来,竟无人知晓其来历。
碍于礼仪与面子,他们也不便直接出声相问,只好在一旁悄悄猜测。
而这个人,正是杨士奇。
此时此刻,杨士奇伫立等待,满怀信心地准备接受即将赋予他的重任。
随着内监的一声洪亮喊话,“太孙临朝,百官肃静!”
,议论顿时停止。
不多时,朱允烨缓步走入殿中,稳稳坐下接受百官朝拜。
礼仪过后,朱允烨开口道:
“金陵新设的税务院和监察院成果斐然,诸位想必都已经知晓了吧?”
百官纷纷点头称是,对这两项新政早有耳闻。
接着朱允烨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