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小说

新星小说>大明: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 > 第6章 打赌(第1页)

第6章 打赌(第1页)

当朱允烨发言时,满朝文武皆竖起耳朵,一心要聆听他的见解。

“昆山一带地势偏低,”

“作为泄洪之地确实不错。”

“不过这么多年下来,”

“虽说保住江南良田、稳定了朝廷税赋,”

“可吃苦的终究是昆山的百姓!”

他语气微微一顿,神情透着几分怜悯:

“如今,多数昆山人已沦为流民,”

“没地可耕尚能忍耐,连容身之所都失去,”

“这样的惨状令人痛心。”

听完这番话,百官皆心头一震。

尽管朱允烨尚未提及应对水患的具体方略,但仅凭他对江南地形如此熟悉的了解,就足以表明这个皇太孙并非寻常孩童。

在这个交通极其不便的时代,许多人一生连县城都不曾去过,更别说是距金陵数百里外的昆山!再者,即便有人教导,也不可能让孩子对这些问题掌握得如此娴熟。

此时,群臣心中不约而同浮现一个念头:也许陛下朱元璋所选之人无误?先前众人因先入为主的观念将目光聚焦在更为熟知的朱允炆身上,反倒忽略了看似不起眼的朱允烨。

那些原本教导朱允炆的官员,此刻却坐立难安——他们从未涉及亦不曾留意过朱允烨提及之事。

作为饱读诗书之人,在他们眼中,“下层民众疾苦”

这类事本不该进入朱允炆的世界。

按照他们的设想,未来皇帝只需做个摆设即可,天下自然由这群自诩智慧的大人们去管理,并在史书中留下君明臣贤的好名声。

然而朱允烨的一句问话打破了这份幻象。

他的言辞让他们警觉到当前的天子出身平民百姓,最为关切的就是普天之下的生灵,而最不愿面对的就是这些自视高人一等的文官。

对于接下来的话,朱允烨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能再向昆山泄洪了,”

“他们也是吾皇的子民啊,看着百姓遭受灾害,我又怎会心安?”

这句话如惊雷般响起,百官再也难以平静。

开国以来,年年洪灾,都是靠往昆山泄洪化解困境,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也仍是最优甚至唯一选择。

“牺牲一家总比户户皆亡好吧。”

但今日,朱允烨竟直言不能再继续这样做!那又该何去何从?

听到这里,杜世泽赶紧上前问道:“恳请太孙明示,若非昆山泄洪,又该转向何处?”

这奏折正是出自他的手笔,他身为工部侍郎,这一提问责无旁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