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又过了两个月。
大明,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朝堂之上,随着曹于汴等一批言官的倒台,以及皇帝对袁崇焕的无条件信任,那些只会空谈误国的声音,小了很多。
楚逸趁机提拔了一批有能力的实干派官员,虽然这些人中,有些是所谓的“东林党”,有些是“阉党余孽”,但在楚逸“唯才是举”的原则下,整个朝廷的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了不少。
京城之内,民心安定。
发行“龙票”筹集的七百八十万两白银,一部分用于加固城防,另一部分,则被楚逸拿来,在京城内外,开设粥棚,赈济灾民。
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对于那些食不果腹的百姓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恩赐。
一时间,民间到处都在传颂着新皇的仁德。
“陛下圣明”的呼声,不再只是朝堂上的口号,而是发自百姓内心的感念。
楚逸的威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系统面板上,原本是负数的国运值,在接连几次的危机化解和民心提升后,已经顽强地爬到了正数。
【国运值:+250,000。】
【民心指数:65(稳定)。】
【财政状况:良好。】
看着这些数据,楚逸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大明这艘千疮百孔的破船,总算是在沉没的边缘,被他硬生生地拉了回来。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辽东前线,袁崇焕在得到了皇帝的全力支持后,干劲十足。
他一方面加紧训练兵马,一方面按照楚逸给的图纸,开始在宁远周边,试点修建第一座棱堡。
虽然进度缓慢,且耗资巨大,但一个全新的,足以让后金骑兵望而生畏的防御体系,正在逐步成型。
皇家兵工厂内,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楚逸提供的“高炉炼钢”等初级工业技术的加持下,新式燧发枪和火炮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第一批五百支燧发枪,已经秘密送往了西山大营,装备给了虎贲营。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楚逸的心中,却始终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霾。
那就是系统之前频繁发出的,来自北方的危机预警。
【系统警告:北方气运波动异常,检测到大规模军事集结迹象。】
【危机等级:高。】
【危机类型: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