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中百名考生因投机滑档,一场升学宴变闹剧的新闻,第二天就成了本地的头条。
膨胀券的骗局,以及那场混乱的庆功宴,被媒体添油加醋地报道了出来,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我,林晚,作为这场闹剧中唯一的幸存者,或者说,唯一的清醒者,被推到了镜头前。
来采访我的,是本地电视台的一位资深女记者。
她看着我额头上还没完全消退的伤疤,听着班主任添油加醋地描述我当初如何被蛊惑,又如何勇敢地毁掉自己的券,眼神里充满了同情。
林晚同学,我们能问一下,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放弃使用膨胀券吗是什么让你在所有人都狂热的时候,保持了冷静
我坐在镜头前,双手紧张地放在膝盖上,一副涉世未深、心有余悸的模样。
我。。。。。。我没有保持冷静。
我低下头,声音很轻。
我当时也害怕,也想赌一把。可是。。。。。。我把券弄坏了,我没得选。
我的话,将我所有的先见之明,都归结为了一场无可奈何的意外。
一个足够愚蠢,但也足够幸运的意外。
记者显然对这个答案很满意,这比一个处心积虑的计谋,更符合大众对一个普通学生的想象。
那对于苏樱同学她们,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有人说,是她带头煽动了大家的情绪。
我抬起头,眼睛里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茫然和善良。
没有,苏樱同学。。。。。。她可能也只是太想成功了,她学习很好,人也漂亮,她只是。。。。。。太自信了。
我没有指责,没有谩骂,甚至还在为她开脱。
但这种善良,在媒体的镜头下,经过剪辑和放大,就成了对苏樱最致命的一刀。
一个头脑发热、煽动同学、将所有人带入火坑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