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目核心考察的知识是平均不等式。
但是如果没有想到a_i-(a_i+1)2>这个点,这道题想要做出来很难。
而且其中的大量计算也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的核算。
否则一步错,步步错。
到时候原本可以得40分,因为计算能力不过关最多只有几分。
这种又不是没有。
写了五分钟,孙锦城终于写完了。
检查了一遍思路与计算之后,孙锦城就开始写起了后面的大题。
此刻考室之中,留下来继续参考的考生不多。
他们现在题目读完一点思路都没有。
反观孙锦城在考场写的哆哆哆的。
整个考场全是孙锦城答题的声音。
不是,孙锦城他真的会?
这是所有考生的想法?
难道又是背的其余题目的答案,然后直接抄上去?
孙锦城看上去也没那么傻吧。
可这才刚刚二试五分钟啊,他都已经写了五分钟。
他不思考的吗?
他不在草稿纸上演算的吗?
他难不成看了一遍题目就知道了答案?
这不科学。
这不可能!
于是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孙锦城一定是在瞎写。
很可能把往年的真题题目的答案抄在了今年。
一定是这样,否则无法解释。
孙锦城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嘲笑他们实在是无法体会学霸的世界到底有多恐怖。
当初国外某顶级大学,陶哲轩给一个数学博士答辩,听完博士答辩之后。